勞動密集型(以下簡稱 “勞密”)場所建筑因人員高度集中、用電設備密集、生產作業流程復雜等特點,一旦發生電氣火災,容易造成群死群傷和重大財產損失,電氣火災已成為此類場所安全運營的主要威脅之一。電氣火災監控系統作為準確預警電氣火災隱患、切斷火災源頭的關鍵技術手段,其在勞密場所建筑中的科學應用對提升消防安全防護水平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詳細咨詢:安科瑞丁187 6159 9093。
一、勞密場所建筑的電氣安全痛點與監控需求
勞密場所建筑涵蓋紡織廠房、食品加工車間、電子組裝車間、大型商場、宿舍公寓等多種類型,其電氣系統運行環境與安全需求具有顯著特殊性,也催生了對專業化監控系統的迫切需求。
(一)核心電氣安全痛點
用電負荷動態波動大:生產設備、取暖制冷設備、照明系統等同時運行時,用電負荷常處于高峰狀態,且部分場所存在隨意增設臨時用電設備的情況,易導致線路過載。
電氣故障隱蔽性強:場所內線路鋪設可能穿越吊頂、墻體等隱蔽區域,長期受潮濕、粉塵、機械振動等環境因素影響,線路絕緣層老化、破損引發的漏電、短路等故障難以通過人工巡檢及時發現。
人員疏散難度高:人員密度通常可達每平方米3-5人甚至更高,且部分員工消防安全意識薄弱,若電氣火災突發且未提前預警,短時間內易形成恐慌,疏散通道容易擁堵。
設備與線路老化加速:部分勞密場所存在設備超期服役、線路維護不到位問題,尤其是小型生產企業,為降低成本忽視電氣系統檢修,進一步增加了火災風險。
(二)針對性監控需求
基于上述痛點,勞密場所對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的需求集中于 “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具體包括:一是實現對線路過載、漏電、接觸不良等關鍵隱患的實時監測;二是預警信號需快速傳遞至值班人員與消防控制室,且具備一定的聯動處置能力;三是系統需適應復雜環境,具備抗干擾、穩定性強的特點;四是操作簡單易懂,符合場所內工作人員的實際使用能力。
二、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的核心構成與工作原理
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是基于電氣故障探測技術、數據傳輸技術和智能分析技術的綜合性安全防護系統,其核心功能是通過監測電氣參數異常識別火災隱患,為應急處置爭取時間。
(一)系統核心構成
前端探測設備:作為系統的“感知器官”,直接安裝于電氣線路或設備上,主要包括:
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監測線路中的剩余電流,當剩余電流超過設定閾值時觸發預警,是探測線路絕緣破損的核心設備。
測溫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通過接觸式或非接觸式方式監測線路接頭、斷路器等關鍵部位的溫度,預警接觸不良、過載導致的過熱隱患。
組合式探測器:同時具備剩余電流監測與溫度監測功能,適用于隱患高發的關鍵配電節點。
監控主機:作為系統的“大腦樞紐”,安裝于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負責接收前端探測器傳輸的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存儲與報警提示。主機通常具備液晶顯示、聲光報警、歷史數據查詢等功能,部分智能主機可支持遠程數據訪問。
傳輸網絡:連接前端探測器與監控主機的“神經通路”,常見傳輸方式包括RS485總線、以太網、無線LoRa等。勞密場所中多采用有線傳輸保證穩定性,對布線困難的區域可輔以無線傳輸。
(二)工作原理
系統通過前端探測器持續采集電氣線路的剩余電流、溫度等關鍵參數,并將數據經傳輸網絡實時上傳至監控主機。監控主機預設符合勞密場所安全標準的參數閾值,當監測到參數超過閾值時,立即觸發多級預警:
本地預警:探測器發出聲光報警,提示附近人員關注隱患位置;
集中預警:監控主機彈出故障信息并聲光報警,值班人員可快速定位隱患;
聯動處置:對于具備聯動功能的系統,可聯動斷開故障線路的斷路器,或啟動排風、報警廣播等設備,防止隱患擴大。
三、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在勞密場所建筑中的應用要點
勞密場所建筑的功能分區多樣、環境差異大,系統應用需結合場所特點進行針對性設計與實施,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一)科學選址與布點,實現全覆蓋無死角
布點需遵循“關鍵部位優先、隱患區域重點”原則,核心布點位置包括:
配電系統關鍵節點:總配電柜、分配電箱的進出線端子、斷路器觸點等;
大功率設備周邊:紡織機、空壓機、大型冷藏設備等的供電線路及接線盒;
隱蔽與高風險區域:吊頂內線路、電纜溝、粉塵較多的生產車間線路、宿舍區集中插座箱;
負荷波動較大區域:臨時作業區、節假日臨時用電集中的區域。
以紡織廠房為例,除在配電房設置主機與核心探測器外,需在每排紡織機的配電箱內安裝組合式探測器,在空調機房、原料倉庫的配電線路上增設測溫探測器,實現生產區與輔助區的覆蓋。
(二)適配場所環境,保障系統穩定性
勞密場所的特殊環境易影響系統運行穩定性,設備選型與安裝需關注環境適配性:
高濕場所:選用IP65及以上防護等級的探測器,避免水汽侵入導致短路;
粉塵場所:采用防塵型探測器,且定期清理探測頭表面積塵;
振動場所:探測器與線路連接采用防松接頭,避免振動導致接觸不良;
高溫場所:選用耐高溫探測器,遠離直接熱源。
(三)優化系統聯動,提升應急處置效率
勞密場所人員密集,應急處置的“時效性”至關重要,系統聯動設計需兼顧“安全”與“可控”:
分級聯動邏輯:對于非生產關鍵線路,可設置“預警10秒后自動斷電”;對于生產核心線路,設置“預警后僅報警,由值班人員手動斷電”,避免突然斷電導致生產事故;
跨系統聯動:將電氣火災監控系統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急廣播系統聯動,當發生嚴重隱患時,應急廣播同步播放預警信息,引導人員做好疏散準備;
遠程監控聯動:對于大型勞密企業或園區,可搭建集中監控平臺,將各場所的監控主機數據接入平臺,實現遠程報警、數據匯總與隱患統計分析。
(四)強化運維管理,避免“裝而不用”
系統的有效運行依賴全生命周期的運維管理,勞密場所需建立完善的運維機制:
定期校準:每半年至一年對探測器進行參數校準,確保監測數據準確;
日常巡檢:每日查看監控主機運行狀態,每周檢查前端探測器接線與防護情況,尤其關注高環境應力區域的設備;
應急演練:每月組織值班人員開展預警處置演練,確保其能快速定位隱患、操作聯動設備;
數據復盤:定期分析監控主機存儲的歷史數據,識別線路負荷變化規律與隱患高發時段,提前采取整改措施。
四、應用價值與實踐成效
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在勞密場所的應用,從“被動滅火”轉向“主動防火”,其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
(一)隱患預警準確化,降低火災發生率
系統可在電氣故障發展為火災前發出預警,將火災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據應急管理部數據,安裝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的勞密場所,電氣火災發生率較未安裝場所降低60%以上,且未發生過因電氣故障引發的重大火災事故。
(二)應急處置有效化,減少事故損失
即使發生隱患,系統可快速定位故障位置,值班人員通常可在5-10分鐘內到達現場處置,避免隱患擴大為火災。某電子組裝車間曾因設備短路引發剩余電流超標,系統10秒內報警,值班人員3分鐘內斷開故障線路,未造成設備損壞與人員疏散。
(三)管理智能化,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系統存儲的歷史數據可為勞密場所的電氣安全管理提供決策依據,通過分析負荷波動、隱患分布等數據,可優化配電方案、制定針對性維護計劃,實現“數據驅動的準確管理”,降低安全管理成本。
五、現存問題與發展方向
(一)現存主要問題
小型場所重視不足:部分小型勞密企業為節省成本,未安裝系統或選用劣質設備,存在“重生產、輕安全”現象;
系統兼容性差:早期安裝的傳統監控主機與新型智能探測器難以兼容,導致升級改造困難;
運維能力薄弱:部分場所缺乏專業運維人員,系統出現故障后無法及時修復,長期處于“帶病運行”狀態。
(二)未來發展方向
智能化升級:融入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技術,實現隱患趨勢預測、異常數據智能甄別;
一體化集成:與智慧消防平臺、安全生產管理系統深度融合,實現電氣安全、火災報警、人員定位等數據的一體化監控;
輕量化普及:針對小型勞密場所開發低成本、易安裝的輕量化系統,降低準入門檻,推動全行業覆蓋。
六、安科瑞電氣火災監控系統介紹
6.1概述
Acre1-6000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是根據現行規范標準由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全數字化獨立運行的系統,已通過消防電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的消防電子產品試驗認證,并且均通過嚴格的EMC電磁兼容試驗,保證了該系列產品在低壓配電系統中的安全正常運行,現均已批量生產并在全國得到廣泛地應用。該系統通過對剩余電流、過電流、過電壓、溫度和故障電弧等信號的采集與監視,實現對電氣火災的早期預防和報警,當必要時還能聯動切除被檢測到剩余電流、溫度和故障電弧等超標的配電回路;并根據用戶的需求,還可以滿足與AcreIEMS企業微電網管理云平臺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進行數據交換和共享。
6.2應用場合
適用于智能樓宇、高層公寓、賓館、飯店、商廈、工礦企業、消防單位以及石油化工、文教衛生、金融、電信等領域。
6.3系統結構
6.4系統功能
監控設備能接收多臺探測器的剩余電流、溫度信息,報警時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同時設備上紅色“報警”指示燈亮,顯示屏指示報警部位及報警類型,記錄報警時間,聲光報警一直保持,直至按設備的“復位”按鈕或觸摸屏的“復位”按鍵遠程對探測器實現復位。對于聲音報警信號也可以使用觸摸屏“消聲”按鍵手動消除。
當被監測回路報警時,控制輸出繼電器閉合,用于控制被保護電路或其他設備,當報警消除后,控制輸出繼電器釋放。
通訊故障報警:當監控設備與所接的任一臺探測器之間發生通訊故障或探測器本身發生故障時,監控畫面中相應的探測器顯示故障提示,同時設備上的黃色“故障”指示燈亮,并發出故障報警聲音。電源故障報警:當主電源或備用電源發生故障時,監控設備也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并顯示故障信息,可進入相應的界面查看詳細信息并可解除報警聲響。
當發生剩余電流、超溫報警或通訊、電源故障時,將報警部位、故障信息、報警時間等信息存儲在數據庫中,當報警解除、排除故障時,同樣予以記錄。歷史數據提供多種便捷、快速的查詢方法。
6.5配置方案
七、結語
勞密場所建筑的電氣安全是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電氣火災監控系統作為主動防護的核心技術手段,其科學應用是防范電氣火災的關鍵防線。未來,隨著智能化技術的發展,系統將從“監測預警”向“預測性維護”升級,為勞密場所的安全運營提供更廣泛、有效的保障。同時,需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推廣與監管強化,推動系統在各類勞密場所的全覆蓋與規范運行,真正守護人員生命與財產安全。